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关于开展2022年高校一流本科课程
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各在渝本科高校:
根据《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为进一步推动我市高校一流课程“双万计划”建设,推进课程改革创新,提高课程建设质量,决定开展2022年高校一流本科课程项目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项目类别及范围
2022年高校一流本科课程项目申报包括:重庆市一流本科课程认定、重庆市一流本科课程示范案例遴选两个项目。
(一)重庆市一流本科课程认定
1.认定范围
在渝本科院校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且设置学分的本科层次课程。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以及通识课等独立设置的本科理论课程、实验课程、社会实践课程和来华留学英语授课课程等。
2.认定类型
(1)线上一流课程。市内高校在“重庆高校在线开放课程平台”等公开课程平台面向高校和社会学习者开放的本科层次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不具备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特性的课程、无完整教学过程和教学活动的在线课程等,不在认定范围。
(2)线下一流课程。以面授为主的课程,以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为重点,重塑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打破课堂沉默状态,焕发课堂生机活力,较好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主渠道、主战场作用。
(3)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基于慕课、专属在线课程(SPOC)或其他在线课程,运用适当的数字化教学工具,结合本校实际对校内课程进行改造,安排20%—50%的教学时间实施学生线上自主学习,与线下面授有机结合开展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打造在线课程与本校课堂教学相融合的混合式教学课程。
(4)社会实践一流课程。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与社会服务紧密结合,培养学生认识社会、研究社会、理解社会、服务社会的意识和能力,建设的实践课程。课程应为纳入人才培养方案的非实习、实训课程,配备理论指导教师,具有稳定的实践基地,保证课程规范化和可持续发展,学生有70%以上学时深入基层。
(5)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申报项目应针对真实实验条件不具备或实际运行困难,涉及高危或极端环境,高成本、高消耗、不可逆操作、大型综合训练等问题,采用现代信息技术,研发原理准确、内容紧凑,系纳入教学计划,符合实验教学培养目标,教学效果优良、开放共享有效、时长不少于2个课时、难度适宜,具有可追溯的学生在线学习记录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申报认定范围参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建设指南(2020年版)》,与“重庆高校虚拟仿真实验(实训)教学项目共享平台”(http://vsp.cqooc.com/)完成数据对接(对接要求可登录该平台首页下载)。
(6)来华留学英语授课一流课程。面向来华留学生或同时面向我国学生开设的全英语授课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或中国文化类课程(不含短期培训项目和游学项目等课程)。课程应有相关全英文授课专业作为支撑,在我市高校来华留学教育课程建设中具有典型和示范意义,并承诺入选后将持续改进。已入选教育部全国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程及重庆市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程的,不在认定范围内。本类课程无推荐限额。
2.(正式文件)市教委关于开展市级2022年一流课程申报的通知.doc